“人工智能+”行动,中国移动怎么干?

黑龙江数字政府的数字人,在听到用户语音提问后,1秒钟内快速查找并精准汇报结果;河北一家新能源企业,落地光伏组件质检新应用,检测效率提升5倍以上;振华重工智慧港口,纯视觉吊具偏差检测,精度10cm情况下准确率达到95%;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矿企业,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节约了40%以上的巡检成本;广西电网企业,供电系统通过人口、气候变化精准判断用电高峰时段,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调配电力资源;福建宁德三都澳,碧波万顷之上,渔船在智能监管下有序航行,水下机器人全天候守护“海洋作物”成长……

(一飞/文)黑龙江数字政府的数字人,在听到用户语音提问后,1秒钟内快速查找并精准汇报结果;河北一家新能源企业,落地光伏组件质检新应用,检测效率提升5倍以上;振华重工智慧港口,纯视觉吊具偏差检测,精度10cm情况下准确率达到95%;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矿企业,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节约了40%以上的巡检成本;广西电网企业,供电系统通过人口、气候变化精准判断用电高峰时段,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调配电力资源;福建宁德三都澳,碧波万顷之上,渔船在智能监管下有序航行,水下机器人全天候守护“海洋作物”成长……

人工智能(AI)像水电、移动通信一样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从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如何提供便捷、普适、安全、低成本的AI基础设施和服务,是当下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

“构建技术、服务和应用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方面的巨大潜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带来了相关提案,并给出了具体措施。

事实上,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作为奋斗目标的中国移动,早在2013年就开启对AI的探索和实践,并始终将AI作为公司转型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回顾十余年的发展,从初涉AI领域到行业模型的积极探索,再到围绕通用大模型开展全面研究与布局,中国移动在技术、服务和应用方面进行的体系性创新已颇有成效。“当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已成为中国移动推进AI产业焕新向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定位。

大算力“点亮”新时代

算力就像电,是“点亮”AI新时代明灯的新能源。

但在目前AI发展面临的诸多痛点中,“算力限制,能力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相较于其他企业,作为央企的中国移动有着明显优势和能力予以化解,不仅有“云边端”一体化能力,而且在算力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可以进行全网调度,让智算中心和边缘节点顺畅连接,让智算无所不及。

今年4月,中国移动宣布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建成投产,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目前,11个省份12大区域智算中心全面投产上线。中国移动正积极将智算建设融入其算力网“4+N+31+X”体系,布局“N+X”智算中心并构建全栈智算产品体系。

中国移动的算力网络正全面发力,助力AI发展。除智算中心外,还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骨干承载网,实现全球首个400G全光骨干传送网规模商用,持续深化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在关键技术体系方面,突破算力路由、算力原生、全调度以太网等原创技术,牵头立项国内外标准120余个,启动了“算网大脑”全网试商用,实现日均调度次数达亿级。在产品服务体系方面,移动云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构建“3+2+1”算力终端产品体系,推出东视西渲、东数西训、数据快递等20余项任务式服务样板。

大模型牵住“牛鼻子”

在AI领域,大模型通过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对各种任务的高效处理,从而赋能千行百业,成为AI体系中的核心、“牛鼻子”。

今年4月,国家网信办公布已备案大模型清单,中国移动“九天自然语言交互大模型”名列其中。这标志着中国移动九天AI大模型可正式对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也成为同时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和“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双备案的首个央企研发的大模型。据了解,九天AI大模型行业能力增强、安全可信、支持全栈国产化,已形成90亿、139亿、570亿、千亿等多种参数量版本,可灵活部署于云、边、端不同场景。

以此为基础,中国移动实现一系列产业赋能成果――打造了面向骨干行业开放共建的“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获得多家龙头及骨干企业支持;构建了网络、客服、家庭、政务、出行、医疗、工业、综治、企业通话等数十个行业的“大模型谱系”。其中,网络大模型助力多个省份网络调参效率提升30%、性能问题工单效率提升80%以上。客服大模型已在中国移动10086在线客服场景规模化应用,是业界首个将大模型用于超大规模客服生产系统的工程化案例;海算政务大模型已在黑龙江数字政府项目落地应用,实现全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智能化提质增效;医疗大模型全面赋能导诊、预问诊、辅诊、会诊等医疗场景,已在北京协和医院等头部三甲医院试点应用……

大数据接入“引活水”

大模型还需要大数据进行训练,产出实效。

数据如何提取?敏感数据安全吗?面对行业痛点,中国移动发挥运营商海量数据资源禀赋及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创新构建了数联网(DSSN),旨在解决数据流通中的“不敢、不能、不会”等问题,通过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一点接入、全网可达、广泛连接。目前,已在7家数据交易所、5个行业落地部署,为大模型提供安全合规的数据共享、数据流通和数据交易。同时,在杭州“中国数谷”建成数联网的首个枢纽节点,并完成多家企业的数联网一体机接入和落地验证。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持续提质大数据供给,在已沉淀的650PB海量数据基础上,自主清洗、精标形成超5T 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并进一步携手产业汇聚、共享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打造面向大模型的数据供给平台,提供数据清洗、精标、供给等一站式服务,输出多源异构高质量数据集72个,助力AI产业发展。

大平台派上“大用场”

模型不是直接“跑”在算力上,还需要平台来连接算力和应用,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工具,实现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到应用的跨越。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就是面向个人及行业客户提供从算力、数据、算法框架到研发工具的全栈AI服务,并面向通用智能及大小模型训推场景,实现全面升级。

现在,“九天”平台已拥有10个基础平台,支撑了机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网络智能化等AI能力,能够提供大模型训练、微调、压缩、部署、推理、外挂知识库以及国产算力迁移等“全链路”工具。这样的“大模型工厂”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客户提供数据即可用。

此外,中国移动还牵头构建“央企AI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国资人工智能大平台”,聚焦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核心问题,通过组织央企和产学研各界开展协同攻关,共同打造人工智能领域标志性成果,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转型。

目前,中国移动具备从平台、能力到规模化应用的全面产业级智能化服务能力,已经服务27大领域超300家客户的830项应用,覆盖超10亿用户,全面助力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大生态共做“大事业”

AI发展是“大科学+大工程”的系统创新,涉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培育等环节的贯通。在国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大背景下,面对AI系统创新,不仅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还要打造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从而培育出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示范标杆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

中国移动正以“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平台为依托,借助产业联盟、标准开源、开放创新平台、AI竞赛等多种形式,通过“九天”平台与产业共同攻关大模型核心技术、共建先进大模型基础设施、共创行业大模型和相关标准,提升我国AI产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现在,“九天揽月”产业合作计划、共建共享“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建设“智慧网络”开放创新平台、成立联合工作组、布局行业权威赛事等一系列AI创新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做好“系统提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能力”的供给者,做好“探索融通发展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共通、核心能力共用、应用服务共创”的汇聚者,做好“算、网、智、AI+应用等一体化服务”的运营者,中国移动正加速从“+AI”向“AI+”转变。从“+AI”到“AI+”,表面上看只是符号位置的调换,背后却蕴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加快推进“AI+”发展,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促进生产力变革带来重要契机,对我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来源:飞象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科技救援!中国移动在地震抢险中首次使用北斗短信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中国移动在西藏首次使用北斗短信应急服务和无人机基站开展定日地震抢险救援和通信保障服务。

    2025-01-10
  • 中国移动红色通信地标列入国家工业遗产

    12月24日,在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北京国际电台中央发信台颁授“国家工业遗产”铭牌。这标志着位于北京东郊的这座中国移动红色地标正式成为国家工业文化的一部分。

    2024-12-27
  • 中国移动11月净增5G网络用户143万户 累计达5.47亿户

    12月20日消息,中国移动今日公布2024年11月份运营数据。2024年11月,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0.05101亿户,其中5G网络用户数达5.4712亿户,11月当月净增5G网络用户143万户。

    2024-12-22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5G扬帆开新篇,数智远航启新程

    12月12日,2024中国5G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出席大会,并在主论坛作主题为《5G扬帆开新篇,数智远航启新程》的主旨演讲。

    2024-12-13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12月6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腾冲召开,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2024-12-07
  • 爆火的“数字+”,扛起“数智龙江”的大旗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装备、高技术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祖国的大粮仓,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全球快速发展,黑龙江再次抓住机遇,借助新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培养新质生产力,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2024-12-04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石油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11月28日,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石油在京举行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发布会,正式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2024-12-01
  • 5G消息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当前全球P2P短信业务规模持续下滑,但A2P短信仍然是企业首选的通信渠道,根据Omdia 预测全球A2P短信收入规模2027年预计达到729亿美元。虽然受到微信等OTT冲击,中国仍然保持了全球最大的A2P消息市场地位;Omdia预测中国市场 2027年消息业务规模达到120+亿美金。面对传统短信的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全球主流运营商推动GSMA RCS UP(Universal Profile)技术标准成为终端消息服务升级的共同选择;RCS(RichCommunication Services)实现消息的多媒体化、交互化,带来全新人机交互模式,并引入“消息即平台(MaaP)”技术实现行业消息的交互化。中国5G消息、日本Message+、谷歌Messages等RCS UP应用已规模商用,2023年全球RCS UP活跃用户数突破性增长,达到近13亿用户。随着2023年工信部发布“加强端网协同助力5G消息规模发展”征求意见稿和2024年10月29日苹果发布ios18.1开始支持RCS,5G消息生态迎来加速发展。

    2024-11-24
  •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中国移动副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就6G商业闭环、网络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运营商需求多样性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针对如何实现6G商业闭环这一关键话题,王晓云表示,6G技术的发展必须围绕商业闭环这一核心目标。商业闭环不仅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意味着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要能够实现商业上的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深刻理解商业价值的挖掘与判断,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2024-11-23
  •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SPN 400G现网验证

    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在江苏南京完成了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400G MTN(SPN技术体系中G.MTN简称)现网验证,标志着SPN已成熟具备向400G平滑演进的能力,其更高带宽的灵活切片能力可以满足未来5G-A以及行业应用发展对于带宽、时延、可靠性和智能化的高标准要求,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传输保障。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