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迎新/文)11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众多知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运营商及制造商高层,在“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的大会主题下展开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中国移动副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就6G商业闭环、网络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运营商需求多样性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移动副总工程师 首席科学家 王晓云
针对如何实现6G商业闭环这一关键话题,王晓云表示,6G技术的发展必须围绕商业闭环这一核心目标。商业闭环不仅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意味着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要能够实现商业上的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深刻理解商业价值的挖掘与判断,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运营商对于6G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期望和需求,这导致了对网络发展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例如,一些运营商更加注重现有业务的增收,而另一些则更关注通过新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种需求的差异性要求在6G标准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还要兼顾商业的实际可行性,确保技术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在谈及6G网络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时,王晓云表示,6G网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诸多的挑战和机遇。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的能耗、成本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挑战,王晓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6G网络效能的优化。在6G网络的设计中,需要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关注转向整体效能的优化,特别是在网络能力、网络效率和网络质量之间找到平衡。虽然AI技术的引入虽然能够提升网络的智能化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可靠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来确保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其次,网络架构的简化同样应给予重视。传统的网络架构往往将核心网与无线网严格分离,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系统的实现,但在业务多样化和IT化的背景下,却导致了网络的复杂度不断增加。为此王晓云建议打破这种界限,通过联合优化和简化网络结构来提高整体效能。例如,UUPF(用户面功能)的下沉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使得决策可以从核心网下移到基站,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并简化网络结构。
在谈及全球运营商需求的多样性与平台化网络的必要性时,王晓云特别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在业务发展、技术选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给6G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应提出一种平台化网络的新范式,旨在实现网络的可定制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平台化网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需求:
可插拔与可定制:平台化网络允许运营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配置不同的网络功能模块,实现“即插即用”的效果。这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特定需求,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堆叠,降低网络复杂度和成本。
动态匹配与生长:平台化网络能够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和扩展,确保网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种灵活性使得运营商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标准化与成本优势:尽管不同运营商的需求存在差异,但通过平台化网络的设计,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实现成本优势。最后,王晓云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推动平台化网络的标准化工作,确保6G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来源:飞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