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AI本无善恶,更需人类负责

2023年,当世界的重心从抗击疫情转向经济复苏,我们看到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历史证明,在充满挑战的时期,女性总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她们擅长化解分歧,消弭鸿沟,并努力让复苏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尤其在坚守长期主义的艰难时刻,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不可或缺。

2023年,当世界的重心从抗击疫情转向经济复苏,我们看到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历史证明,在充满挑战的时期,女性总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她们擅长化解分歧,消弭鸿沟,并努力让复苏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尤其在坚守长期主义的艰难时刻,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不可或缺。

12月8日,《财富》在上海举办一年一度的商界女性峰会,本次活动以“女性智慧,引领复苏”为主题,邀请顶尖企业家、优秀创业者和意见领袖共聚一堂,讨论当下最紧迫、最受关注的话题。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受邀参与“构建负责任的AI”圆桌论坛,与受邀嘉宾就如何构建负责任的AI,如何克服AI发展导致的“幻觉”现象,AI技术发展中为何需要更多女性参与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此外,本次峰会还进行了2023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及未来榜的颁奖仪式,崔丽凭借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对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积极贡献第三次荣登该榜单的未来榜。

技术本无善恶 要负责任的构建、使用和监管AI

关于如何构建负责任的AI,崔丽认为,首先,大模型或生成式AI还处于技术发展初期,技术、生态、市场都在快速迭代之中,因此,仅凭预判和思考来提前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她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在底线之上,在发展中,结合应用场景持续解决问题。

其次,“技术没有善恶,善恶在人。”崔丽强调,AI的本质依然是硅基、无机、数学范畴,而人类则是碳基、有机生物,除了自然科学还有社会科学等,其认知、决策和行为都有深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等背景,AI本身甚至可能不理解什么叫“责任”,更谈不上“负责”,因此,她更主张负责任的构建、使用和监管AI。       关于负责任的界定,崔丽表示,针对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挑战,产业界对于AI设定了一个3H的理想目标:Helpful即帮助使用者解决他们的问题,Honest即不捏造资讯或误导使用者,Harmless是不能对人或环境造成物理、心理、社会危害,与人类价值观对齐。  “然而,这些原则非常宽泛,我们需要更具体地考虑当前面临的挑战,比如幻觉、黑盒带来的不可解释性和不可控性,隐私、偏见、滥用和资源消耗等问题。”崔丽指出,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在四大方面去努力,依次是安全、公平、透明和高效,此外,还需结合应用场景来考虑问题,例如,面向大规模公众的应用需要更多的关注安全和公平,而面向特定领域的应用则需要同时关注准确、安全、透明和高效。

“对抗”AI“幻觉”

关于如何对抗人工智能发展导致的AI“幻觉”,崔丽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换位思考,因材施教”,比如将我们虚拟的概念或对齐要求,转化成它的语境,压缩空间或联合概率,彻底回归到对它更有效的工作方式上,因材施教,提高输出更准确内容的概率;    二是“原型知识萃取,加强数据治理”,比如在给予虚拟概念时需要谨慎,同时常识或原型类知识优先级应该提升,而不是完全平等地考虑精调;    最后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我们可以采用Agent或多个优秀大模型联合决策,对各自形成制衡。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减少犯错的次数。

构建负责任的AI需要产业、企业、政府和个人的协同努力

崔丽呼吁,构建负责任的AI需要产业、企业、政府和个人的协同努力,在产业方面,各方应共同努力,持续在数据集治理、算法优化、测试及审核、攻击防御、合规检测与保护等技术手段上进行优化创新;在企业侧,需加强自律,避免动机瑕疵,从数据集、算法、模型测试、人工审核、监测迭代着手构建负责任的大模型。    而在立法及监管侧,可强制要求对AI生成的内容做标识,同时应区别对待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比如幻觉、黑盒等偏客观问题,隐私、IPR、滥用等偏主观问题。法规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偏主观问题的约束,而对于偏客观问题,则应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以促进创新,此外,我们可以尝试将现有的大模型纳入立法建设中,尊重大模型的知识来赋能现有的监管体系;对于使用方,则应不过度依赖,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在推动AI发展的过程中女性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崔丽强调,在推动AI发展的过程中,女性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且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下是不确定性常态化的激变时代,感知及适应性行动胜于预测。无论是数据的治理、算法的制定还是最终各方面的应用,我们都应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例如,女性的敏感带来的高感知,直觉往往源于常识,而且女性通常更包容及有同理心,如果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特点与男性的优势相结合,可以共同推动AI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飞象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CES 2025观察:AI遍地开花,释放无限潜能

    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全球科技界的目光再度聚焦拉斯维加斯,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之一,CES 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展示窗口,更是行业趋势的晴雨表。在本次展会上,最令人瞩目的主题无疑是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深度渗透与广泛应用,在电视、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我们都可以找到AI的身影。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各个领域创新和发展的大门。

    2025-01-10
  • 找不到流量爆款的电信运营商,未来将如何脱胎换骨

    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地铁公交上,很容易发现被短视频内容所拴住心神的人。但是这些不断流动的数据流量却并没有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增长,因为视频质量本身不高,流量需求也就并没有如3G/4G时代般的通信类应用一样带来业务增长。

    2025-01-09
  • 驰援日喀则!中兴通讯助力灾区通信保障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兴通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和运营商部署,组织技术专家及物资赶赴灾区。

    2025-01-09
  • 智源研究院预测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具身智能、Super APP爆发在即

    1月8日消息(报道:李楠)今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称智源研究院)发布“2025十大AI技术趋势”。今年的十大AI趋势是智源研究院根据行业技术及应用热点,给出的年度AI趋势预测。从基础设施到产品应用,智源对Scaling Law、基础模型、具身智能、超级应用、AI安全等关键方向作出预测。针对每个趋势观点,报...

    2025-01-09
  • 揭秘Scaling Law背后的“中国基因”:助推OpenAI成功的隐秘推手居然是它

    如果说哪条大模型核心理论影响最为深远,那么“Scaling Law”必然位列其中。 所谓“Scaling Law”,是指在深度学习中,增大数据量和模型参数能让模型性能指标提升,这种提升并非线性,而是遵循一种幂律关系。而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无疑是这一理论最著名的成果展现。 但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这个让Open...

    2024-12-31
  •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2025新年致辞:接续奋斗,勇于突破,加快开创新局面

    时光荏苒,一元复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衷心感谢全球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信任,并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同时,也向所有中兴员工以及背后默默支持的中兴家属们,送上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

    2024-12-30
  • 数据中心芯片需求放缓怎么办?英伟达供应商:AI手机将接力

    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可能出现放缓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新的挑战。然而,英伟达供应商、全球芯片测试设备龙头Advantest的首席执行官Doug Lefever12月26日表示,AI智能手机的需求有可能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助力行业避免陷入“恶性”衰退。

    2024-12-29
  • 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

    12月26日消息(报道:李楠)今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 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发布活动在京举行,会上宣布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春节期间,阿里云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及AI技术将支持全球华人云上看春晚。这是总台春晚史上首次引入技术合作伙伴,此前,总台已宣布阿里巴巴成为2025春晚独家电商互动...

    2024-12-26
  • 100亿研发投入接近一半投在AI 李想:我们自己做基座模型

    Copyright © 2024 版权所有 京ICP证110302号京ICP备050492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0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462438 举报邮

    2024-12-26
  • 盘点2024|ICT大趋势:数字转型蓄力量,智能世界起沧澜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信息通信业(IC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全球经济的转型与升级。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5G网络、人工智能、光通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六大领域成为这一变革的先锋。这六大领域不仅展现了信息通信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更为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24-12-25